一、度電煤炭成本淺析
2017年1月上網電價調整后,全國各省燃煤標桿上網電價平均為0.3735元/度,按照煤炭成本占度電完全成本的65計算,電廠可承受的度電煤炭成本為0.2428元;
港口下水煤輻射的兩湖一江、蘇浙滬及兩廣地區燃煤標桿上網電價平均為0.4089元/度,按照煤炭成本占度電完全成本的65計算(這一比重并未考慮各電廠財務成本差異導致的煤炭成本占度電完成成本比重的波動情況),電廠可承受的度電煤炭成本為0.2658元。
二、特定條件下,實現電廠盈虧平衡環渤海地區電煤平倉價推算
2018年能源局發布的全國供電煤耗數據為310g標煤,那么下水煤輻射區域電廠盈虧平衡點時能接受的噸標煤單價大概為0.2428*1000*1000/310=857元/噸,則計算出該地區電廠盈虧平衡時能接受的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857*5500/7000=673元/噸,按照2018年海進江運費均值70元/噸計算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為600元/噸,該類地區電廠基本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三、個體定價需再深入拓展研究多方因素
但是該價格只能作為動力煤定價,一是因為各地區電廠燃煤標桿上網電價存在差異,導致對煤炭成本承受能力不一;二是因為各省煤炭調入運距差異,導致電廠對各煤炭車板價承受能力不一;定價是基于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理性狀態,同時也并未考慮到直供電模式下電廠售電價格與統調模式下電廠上網電價價差對煤價的承受能力影響。
各煤企定價時,要充分考慮銷售區域動力煤競爭水平,并隨著運距延伸,可以考慮通過區域定價合理調節本企業煤價競爭力遞減效應,做到電煤銷售“近交遠攻”。